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2年9月23日訊 什么樣的知識產權成果是值得轉化的?知識產權轉化時該注意哪些法律問題?為促進高校知識產權轉化,支撐創新價值實現,9月21日,由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圳市知識產權局)主辦,深圳新聞網承辦的《我的知識產權朋友》第二期直播聚焦“高校知識產權轉化”話題,邀請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地合作與成果轉化處處長吳小麗、深圳市華夏泰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海波開啟線上科普,引導高校學生走進知識產權領域,創造更多高價值知識產權,將“知產”變為“資產”。
(直播回放:《我的知識產權朋友》第二期:@高校學生快來get知識產權轉化知識點)
高校知識產權成果轉化發展勢頭強勁
“知識產權”一詞并不讓人陌生,但“知識產權轉化”該如何理解?在記者街訪過程中,不少學生及市民提問:原創音樂、學術論文在相關平臺發布后獲得經濟效益,是否屬于知識產權轉化?
吳小麗在直播中作出解讀,知識產權通常指專利、商標、著作權等,上述學生所提及的音樂、美術作品以及論文,這些都屬于著作權范疇,當著作權在使用時獲得經濟收益,就是知識產權轉化應用價值的體現,實現這個過程就是我們所說的知識產權轉化。
本期嘉賓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地合作與成果轉化處處長吳小麗。(圖片來源:深圳新聞網)
“知識產權轉化是技術創新在市場化和商業化過程中的一種主流模式?!蓖鹾2ㄔ谥辈ブ薪榻B,近年來我國高校知識產權成果轉化發展勢頭很強勁,據相關統計顯示,2021年,全國高校院所專利轉讓許可次數達到2.7萬次,涉及金額從2012年的8.2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近100億元。
本期嘉賓深圳市華夏泰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海波。(圖片來源:深圳新聞網)
對于高校學生而言,常見的知識產權成果轉化主要涉及哪些方面?吳小麗介紹,一般來講,對于文科專業的學生,其知識產權轉化的主要方式是發表的論文被引用和著作權被授權許可使用或轉讓變現,例如文學作品和藝術作品。對于理工科專業的學生,其知識產權轉化的主要方式是發表的論文被引用和專利的轉化變現,例如申請的發明專利、軟件著作權獲得授權后,通過授權許可、所有權轉讓或作價投資的方式獲得經濟收益。
如何判斷自己的知識產權成果是否適合轉化?
學生如何判斷自己的成果是否適合轉化?吳小麗表示可從市場需求、成果先進性、知識產權質量三方面判斷。成果在國內及國際市場是否擁有不可替代性是判斷成果是否合適轉化的基本條件;成果是否屬于前沿領先技術是判斷成果是否具有轉化價值的標準;成果對應的知識產權在權利保護中是否全面,是否在法律保護程度上全面覆蓋到了技術應用場景,是判斷成果是否具有轉化安全性的保障。
“需求決定供給,在知識產權轉化上也不例外?!眳切←惐硎?,市場需求越大、應用場景越廣的科技成果越值得轉化,而高質量的知識產權成果是轉化的基礎。知識產權的質量則主要由技術水平、技術成熟度、知識產權保護程度決定。
那么,學生該如何識別市場需求?王海波建議學生識別需求時一定要兼顧技術先進性、技術工程性?!凹夹g的先進性、工程性,二者缺一不可?!蓖鹾2ㄕJ為,在技術本身是有效需求的情況下,談知識產權成果及其轉化更有意義,否則知識產權資產建設就是沉沒成本。
據吳小麗介紹,不同體制機制的單位有著不同的成果轉化方式,如短期通過專利許可與轉讓實現現金收益,中期通過持續提供技術服務實現收益,長期通過股權價值變現實現收益,形成“組合拳”的轉化模式?!敖ㄗh高校學生選擇‘組合拳’的成果轉化方式?!眳切←惤榻B,“組合拳”是指成果的轉化可同時采用多種方式,比如一部分專利采用許可方式,一部分專利采用轉讓的方式,一部分采取股權作價投資方式,外加技術服務,產品銷售分成,以期達到成果轉化價值最大化。
知識產權轉化過程中要注重防范法律風險
“知識產權成果轉化是一件利國利民皆大歡喜的事情,但在執行過程中如果忽略了一些法律風險問題,則會帶來很多隱患,踩坑多了,好事會變成壞事?!蓖鹾2ㄌ嵝?,在知識產權轉化過程中對待法律風險一定要嚴陣以待。
高校學生代表在直播間提問。(圖片來源:深圳新聞網)
“針對高校的研發成果,一般都會認為知識產權是歸屬于學校的。但是在現實操作中,還存在著很多特例?!蓖鹾2ㄖ赋?,學生在其學習研究過程中的科技成果,其產權既可能是學校的,也可能是委托開發方的,還可能是共有的,要根據實際情況具體把握。如校企聯合研發時,知識產權歸屬往往由簽署的協議決定;如高校學生在研發時從未接受老師指導或使用校方的技術設備,則專利權利歸屬于發明本人。
此外,王海波提醒,在知識產權轉讓的過程中,要確定所轉讓的權利范圍,明確所轉讓的是專利權還是商標權、著作權或者商業秘密。此外,還要注意在知識產權轉化過程中的衍生權利歸屬,如轉讓后在產業化過程中產生新的知識產權,切勿輕率簽署轉讓權利而減少了自己的利益。除上述之外,還要特別注意因市場范圍、侵權責任、知識產權有效性擔保等所帶來的潛在風險。
街坊視頻
統籌:林玟珊
記者:趙文碩 童小晉 閻思遠 翁任瑩 吳巧巧